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特开设“水院这五年”专栏,集中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积极推动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合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今天推出党的建设篇。
举旗定向 凝心铸魂 党建引领强根本
学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重要指示精神(即“贺信精神”),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省委巡回指导组对学校开展情况给予好评。
坚持强基固本,夯实战斗堡垒。全面对标高校党建提质创优要求,深化学校党建“四个融合”,大力实施“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制定实施二级学院党建强院行动计划责任清单。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理顺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和党组织会议制度,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行“一维四度二线三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00%配备。加强党建品牌培育,近五年培育创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2个、样板党支部4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水利先锋党支部9个,入选全省高校校企地党建联建典型案例1个。
坚持学以致用,推动成果转化。进一步明确以“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制定《关于深入学习“贺信精神”工作方案》,引导师生深入学习领会“贺信精神”内涵实质。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20周年行动计划(2022—2023年)》,部署落实10方面35项任务。出台《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6大方面19项举措,锚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近期目标和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远期目标,持续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学校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评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批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两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成启用湖州南浔校区,构建“一校两区”发展新格局。
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落实《关于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清单。加强党委统一领导,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做到会前充分酝酿、征求意见,会中充分讨论、发表意见,落实主要领导末位表态,确保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党委书记与校长定期沟通机制,加强班子成员经常性沟通、互相协作配合,促进班子高效协调运行。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制定校院两级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5+1”责任清单,进一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以及组织部职能监督和二级党组织责任。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建立由党委书记主持的党建工作例会和督促检查制度,一体推进基层党建、党风廉政、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三全育人”、干部人才队伍、师德师风、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协同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贯彻省委综合考核要求,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导向,推进校内综合考核改革,增强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考核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抓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所有问题全部销号。组织开展经授权建立巡察制度后的校内巡察工作。创新推进清廉水院建设,与南浔区共建“浔水廉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上线“科研安”,提高监督质效。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和选人用人主体责任,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规范选任程序,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落实严管厚爱,强化勤廉并重,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加强干部素质培养,抓好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集中轮训,开展基层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推进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和成长档案,强化教育培养、墩苗锻炼、动态调整。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强化政治监督,修订《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办法》;突出中层正职和重点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督促干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亲清政商关系等重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