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工程党支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为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以省委《关于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的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四个融合”行动深化“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推动高校党建提质创优的意见》为前进航标,获评全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水利先锋党支部。
支部以学校“一维四度二线三法”党建工作思路为指引,形成支部“1356”工作法,把支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与学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党建为统领,形成人人有目标、个个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政治功能突出,引领强有力。支部创新活化学习方式,实行“1+2+X” 学习机制(由支部书记领学,2名党员进行中心发言,发表“机械心声”或“我想对党说”,其他党员围绕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每月集中学习+每季度业务指导+每半年经验总结”的方式,实现了政治理论学习全覆盖、重交流、求实效的目标,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目标。
班子组织健全,带动强有力。支部书记方贵盛切实发挥“双带头人”作用,严把党建强、业务精的标准,使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一体化落实,真正起到政治上的核心、决策中的主导、班子建设中的协调凝聚、修养和作风方面的表率作用。配备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支部副书记或委员,支委会总体结构合理,战斗力强。
制度规范完善,执行强有力。支部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具体任务和方法载体,严格按照标准步骤和规定程序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不断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机制,打造 “333”组织生活模式,通过举行集体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以及讲党课、开展岗位党建经验分享等方式,增强支部党员主体意识,使得支部活动的党味有效凸显。支部以“党支部标准化2.0”为基准,坚持党员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在平常。积极探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组织对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服从大局、岗位奉献、履行义务等方面的评价用分数进行量化。支部积极团结凝聚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目前该支部所属学科党员教师占比已超过88%,另有新进博士教师在培养考察中。
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强有力。支部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支部助力机械工程省级一流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一流专业通过验收,助力先进水利装备省工程研究中心验收获评优秀,助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首轮申报工作。课程思政全面展开,课堂上形成了人人讲思政、个个谈育人的良好局面。
作用发挥充分,示范强有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近年来立项国基金、省基金项目、省“尖兵”“领雁”教科研项目11项,获省水利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累积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00余项。支部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奋进水院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支部党员中1人获评2020/2021年度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获评省水利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还有23人获评各类校级荣誉奖项,2022年教职工年度考核中,学院7名考核优秀的教职工均为党员,其中5名为本支部党员,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阵地经费量投,保障强有力。支部在两校区分别设置党建活动阵地,给予支部工作经费,落实执行党支部书记待遇保障,给予支部书记工作量补贴,激励工作投入。落实党支部书记共商学院发展大计,形成合力制度。落实党建例会制度与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考评制度,实质推动一切工作到支部,实现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推动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