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基层党组织】电气学院教工电力党支部:攻坚克难“培红•精研” 基层支部践行使命

发布时间:2024-04-02浏览次数:22

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电力支部是浙江省第二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浙江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电力党支部成立于20179月,建在省级一流学科B“电气工程”和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上,是学院探索将“支部建在学科上”、促进“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而设置的。支部现有党员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学历5名,硕士学历5名,人员结构合理。现设支委3人,其中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兼组织统战委员1名、宣传纪检委员1名。

政治引领铸魂强根。支部始终抓牢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活动,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支部坚持浙水院“一维四度二线三法”党建工作思路,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支部党建质量,奋力打造样板党支部,为学校实现“高质量有特色”发展贡献力量。

思想引领培红强能。支部创新推进“培红强能”七个一工程,实现党员身份“时时记”,清廉教育“日日新”,强国分数“周周晒”,政治理论“月月学”,红色诵读“季季办”,学习成果“年年测”,志愿服务“常常做”。通过“学党史 知党情 听党话 跟党走”、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和集体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效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教育引导党员和所在部门教职工在课堂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支部所在部门及师生中多年来无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发生。

党建引领融合强本。作为省级一流学科、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主力军,支部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七融合”工作,深入推进“党建+课程思政/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创新培育”工作。支部本着建设、服务、发展、创新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部建设为保障,牢记初心使命,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下苦功、出成果。支部把“三全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人人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人承担班主任、兼职组织员、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等育人任务,实现教学、科研、育人、自我提升全覆盖。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电自16-1班团支部先后获得全省百强活力团支部、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全校迄今为止唯一同时获得全省、全国两个称号的唯一团支部)。

组织引领固本强基。支部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十个一”活动,支部每月召开1次支委会、1次党员学习会,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缴纳1次党费,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支部每半年至少为党员过1次集体政治生日,每年开好1次组织生活会,进行1次党员民主评议、1次支部星级自评、1次支部书记述党建活动,此外,支部书记每半年至少讲授1次党课,每两年配合学院党委开展1次“两优一先”评选活动,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让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观念,促进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每年度的标准化建设考核分数都接近满分。支部高度重视从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2022年新入职的2名年轻博士入校后很快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都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作风引领务实担当。开展支部党员“亮身份”活动,推行“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开展“党旗领航做模范 教学科研当先锋”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所在部门教学工作量80%以上、科研工作量90%以上都是由党员完成的。支部将科研与服务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获批国家基金3项,参与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批省重大项目1项,实现省内同等院校同期获批重大项目的突破;获批“浙江-白俄罗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实现学校国际合作科研平台的历史性突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专利及软著40余项。

清廉引领扬清强正。支部高度重视自身清廉建设,狠抓“三风三力”工作,切实弘扬正能量,树立公道正派之风、勤学善思之风和实干高效之风,培养勇于担当的魄力、善于担当的能力和敢于担当的定力,不断取得新成效、创造新业绩。支部注重感恩教育,连续多年参与学院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响应“慈善一日捐”号召,在新冠疫情爆发之时,还在全校率先开展抗疫情怀党费缴纳活动,受到《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