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特开设“水院这五年”专栏,集中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积极推动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合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今天推出思政工作篇。
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 思政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家国情怀、行业情怀、乡土情怀、人文情怀”四位一体的情怀教育,将思政工作与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深度贯通,推进思政工作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课程思政为支撑,以人文选修课为辅助,以党课、团课、网络微课等为补充的课程群。共建乡村研学基地,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加强“大思政”队伍建设,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好“第一课”。“绿水青山间的追梦人——‘河小二’大学生乡土实践育人工程”获批全国高校思政精品项目。“水分子”志愿服务育人工程获第三届全国水利院校优秀德育教育成果一等奖。“‘水分子’思政社会实践”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思政教学研究项目8个。获评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2个。课程思政研究中心1个。学校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高校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单位。“阿木工作室”获评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有风景的思政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情怀教育实践项目”等7个案例入选浙江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丛书。青年师生获全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及微型党课大赛一等奖。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南浔校区学生公寓“书院制”改革,推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精准帮扶“五困生”群体,建成南浔校区800平方“沁心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四级心理健康预警体系。《“滴水”朋辈赋能工作室》获批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3人获评“全国百佳心理委员”。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领航工程”,配齐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素质。成立艺术教育教研室,丰富体育活动,推进劳动育人。学生获中国声乐国际大赛金奖,省第七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200米短跑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省第八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学校获浙江省高校体育工作综合质量水平评价最高奖项——高校“校长杯”。坚持“服务亚运、以赛促育,提升育人水平”,学校获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全国先进集体1个,全国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先进个人4人。学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修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任务清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修订学校报告、讲座、论坛和新媒体平台、室外宣传物等阵地管理办法,确保政治安全。制定舆情事件处置工作指引,提升舆情处置能力。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全国文明校园建设。
主动发声强化引领。坚持内外宣一体化,加强学校与媒体协同联动,积极构建融官网、官微、官博、官抖、校报于一体的校园融媒传播格局。学校官微粉丝由2019年的19000人增长至现在的71000余人。深入师生、教学、科研一线,积极挖掘办学育人特色亮点,新闻宣传质量数量双提升,在央视新闻联播、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水利报》《浙江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上刊播我校“大思政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特色亮点。五年来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外宣稿件1000余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我校新闻作品获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项10余次。
持续深化“以水育人”。推进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开设《浙江水文化》《中国水文化概论》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水文化和水利精神教育,加强水文化学术交流,学校获评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普及奖。《水利千秋 廉润初心——浙江治水历史人物廉洁故事》获2023年度浙江省廉洁文化优秀理论成果奖。
积极营造乐学重教氛围。积极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教学奖”“十佳大学生”“魅力之星”等师生优秀典型选树活动,开展新进教职工入职仪式、教职工荣休仪式等尊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媒体平台“师说”“身边”等精品栏目,广泛宣传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学生、校友代表,发挥师德典型和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乐学重教的校园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