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特开设“水院这五年”专栏,集中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积极推动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合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今天推出人才强校篇。
人才强校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高质量有特色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激发,重才爱才惜才氛围日益浓厚。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优化人才工作机构设置,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人才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学院主体落实、教职工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学校党委定期研究人才工作机制,健全校领导结对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幅拓展编制总数。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修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完善人才分类标准,调整人才引进待遇,改进人才考核方式。实施人才引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大招引力度,拓展引才渠道,创新人才“引育留”机制,简化办事流程,探索柔性引进、兼职、特聘等更加灵活多样的引人方式,不拘一格引才聚才。加大人才引育投入,2023年人才工作投入是2019年的6倍。近五年,学校引进博士256人,其中2023年以来引进124人,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比率首次突破50%,45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数量占比达75.45%。拥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中原千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三晋英才”拔尖骨干、省教学名师等多人和省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年薪制、南浔学者、南浔青年学者等人才计划项目,鼓励人才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各类人才计划项目,鼓励教师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地方合作、学校派出项目等多种渠道外出研修,支持青年教师继续深造。优化人才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安心工作提供良好条件支撑和生活保障。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教师育人能力和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 “2022版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我校在3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居第5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