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院这五年】国际交流合作篇: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4-04-18浏览次数:30

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特开设“水院这五年”专栏,集中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积极推动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合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今天推出国际交流合作篇。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

学校积极与海外高校、国际组织、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学校对外开放办学水平,有力提升了学校国际影响力。

共建“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我校牵头负责的国家级援外项目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是落实中吉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中亚国家设立更多鲁班工坊”的重要举措,也是向世界分享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经验的生动实践。学校获中央援外经费,专项用于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建设(全国仅立项4个)。在水利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水资源论坛成果发布会上,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获评水利科技合作成果(全国共16项)。该鲁班工坊还入选了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清单。

共建我校首个“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与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中兴通讯共建“一带一路”丝路学院。学校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和课程教学资源,为当地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输出,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国际人才,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

实现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突破。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共同举办“4+0”本科合作办学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项目,致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自2021年首届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学生共计192人,均第一批次招满,项目招生良好、运行顺畅。学校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与国立新西兰理工学院正式签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协议书。

实现来校留学生零突破。学校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推动招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获批教育部留学生“专升本”试点,招收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留学生5人。截至目前,学校招收的14名留学生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批教育部“汉语桥”线上培训教育项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多名学生和海外企业员工开展线上培训。

成功设立省级国际实验室。与国外名校共建联合实验室与研究中心,承担高水平国际科研项目。“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获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我校首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省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学校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承办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家来校交流。

大力推动师生国境外交流。加大力度引进海外优质资源,搭建师生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五年来,共计15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开展科学研究等,拓展了师生国际化视野。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伙伴。与牛津大学圣安学院、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30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协议、学生交流交换协议,洽谈人才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交换、中外合作办学、教师交流访学、开展科学研究等事宜,搭建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